曾經,開沙縣小吃店,就意味著“起早貪黑”的生活,這讓不少新生代沙縣人望而生畏。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福建省沙縣小吃產業(yè)園時發(fā)現,隨著近兩年來中央廚房模式的推廣應用,沙縣小吃“高強度、薄利潤”的經營模式正悄然發(fā)生變化。
洗菜、和面、包餡、速凍……在沙縣小吃產業(yè)園的新沙一品公司里,通過一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各類食材快速“變”成了一個個精致的柳葉蒸餃。“一天能生產10噸餃子,只需要16個工人操作,過去手工包這么多餃子要200人。”新沙一品公司行政負責人郎志銘說。
開一家沙縣小吃店有多辛苦?曾做了5年沙縣小吃的姑娘羅海音回憶,作為沙縣小吃的代表產品,一個柳葉蒸餃兩面要捏14個褶,最多時她一天要包14個小時近百斤面,“最后實在太困了,邊包邊打瞌睡。”
1元進店,2元吃飽。20世紀90年代,沙縣小吃以薄利多銷起家,大部分業(yè)主每天凌晨一兩點才休息,清晨五六點就起床,包餃子、炒菜、撈面、燉罐、洗碗、送餐樣樣自己做,忙到深夜結賬時,要數近千張毛票,“經常數毛票數到睡著”。
在過去的20多年里,沙縣人憑借這種吃苦勁兒,把6萬多家小吃門店開到了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創(chuàng)造了年產值超100億元的“國民小吃”品牌。
“鄉(xiāng)親們富了,但不少人身體也累垮了,有的甚至倒在了灶臺上。不少年輕人不愿意再受這種苦。”沙縣小吃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張鑫說。
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近年來,沙縣加快推廣以標準化、連鎖化為重點的小吃產業(yè)改革,目前在全國已布局近3000家加盟連鎖店。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按照中央廚房模式,組織小吃原輔材料的統(tǒng)一生產與配送,諸如蒸餃、花生醬等半成品,每天源源不斷地從沙縣送往全國門店。
“原來小吃業(yè)主每天一睜眼,就要花數小時買菜、加工、備料,占用了大量精力。如今已經有約50%的產品可以使用半成品加工,能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操作時間。”張鑫說。
除了統(tǒng)一配送外,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沙縣小吃,開始向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裝修、統(tǒng)一產品的現代經營模式邁進,不僅確保了品質穩(wěn)定和食品安全,也將逐步改變人們對沙縣小吃粗制濫造的刻板印象。
“轉型后的標準化門店,不僅干凈整潔,還有空調、電視、WiFi,用餐環(huán)境和體驗都大大提升。業(yè)主勞動強度更小了,但客流量、營業(yè)額反而大幅提升。”沙縣小吃集團福州子公司負責人吳永強高興地說。
“要讓老百姓多賺錢,也要保護他們的健康,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是沙縣小吃適應時代變化的必由之路。”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原輔材料配送上門,經營門店比父輩們輕松了不少,更多年輕人愿意傳承沙縣小吃生意。”(項開來、林超)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