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chuàng) · 作者|何文
這幾個月,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不少“偶遇大佬”的照片。
上個月月底,你可以在上海偶遇馬斯克。再早些時候,你還能在北京偶遇蘋果CEO庫克。這些商界明星的現(xiàn)身,直接讓各種合照刷屏社交媒體。
【資料圖】
庫克在Apple王府井零售店和顧客、團隊成員見面 圖源:庫克微博
除了馬斯克和庫克,近期來訪中國的還有英特爾CEO基辛格、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星巴克CEO納思瀚等等。真要認真列起來,名單還可以拉得更長。
對于海外商界重要人物的來訪,人們津津樂道于他們去了哪里、跟誰談話。如此高的全民關注度,其實不太尋常。
按道理,商人來華投資交流是很正常的事情?!安粚こ!狈从车氖牵杭词乖兮g感的人,也都感覺到了“全球化”水溫的變化。全球化宏觀局勢,成了個人和企業(yè)都在關心的話題。而大家如此關注海外商界人物的一舉一動,是因為關注他們,也是在新的趨勢中關心自己。
“全球化”是近四十余年的經濟核心敘事,中國是浪潮中的重要角色,你我都是親歷者。
1978年改革開放,珠三角地區(qū)靠“三來一補”吸引外商,制造業(yè)基地有了雛形。2001年,中國“入世”掀起外商投資新熱潮,中國的進出口總額高速增長。據海關統(tǒng)計,“入世”2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12.2%。
一個開放的中國,讓企業(yè)和個體都獲得發(fā)展。于世界各國,中國是快速增長的巨大市場,又是高效的“世界工廠”,這是“雙贏”,但歷史從來不是線性發(fā)展的,近年“全球化”逆風頻頻。
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企業(yè)的市場分工被認為就是在“微笑曲線”的底部。誠然,在那個勞動力富余,資本和研發(fā)優(yōu)勢尚未形成的年代,“世界工廠”是相對理想的定位,但這并不是我們的宿命。
今天的中國企業(yè)試圖向“微笑曲線”的兩端躍遷,產業(yè)升級、中國“智”造成為新的關鍵詞。這引發(fā)了部分人的擔憂,全球化的不確定性因此而生。
然而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敖洕鷮W之父”亞當·斯密的理論也早已解釋過全球化的意義(“勞動分工是人類互通有無相互交換的天然傾向的必然結果”、“市場的規(guī)模決定勞動分工的程度”)。
面對逆風,我們專注于“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關于前者,海外企業(yè)家的到來是最直觀的體現(xiàn)。關于后者,中國企業(yè)是重要角色。
今天我們談論“走出去”,談的不僅僅是“把產品賣到國外”,而是挑戰(zhàn)一個更大的新模式。難點在于:怎么完成模式的跨越?怎么帶動企業(yè)及其上下游的產業(yè)整體發(fā)展?產業(yè)中的每個人,如何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無論是為了增長,還是為了優(yōu)化產能結構、處理關稅問題,當下中國企業(yè)“走出去”都需要新的路徑。
這是因為,第一,今天的中國企業(yè)有能力做主動輸出。德勤的《中國企業(yè)全球化新紀元系列白皮書》提到,“今天當中國具備了資本、研發(fā)、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比較優(yōu)勢后,中國才有條件帶動全球化的新發(fā)展?!?/p>
第二,海外市場是重要的增量。TCL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李東生介紹過一組數據:中國工業(yè)產出占全球比例約30%,而國內市場僅可消納約20%。中國制造業(yè)必須從輸出產品轉為輸出工業(yè)能力。
第三,“走出去”也是必要舉措。經濟學家周其仁近期提到,中國企業(yè)應對當下局面的方式之一,是到海外布局工廠 ,“從中國供全球”變?yōu)椤皡^(qū)域供區(qū)域”。
但這談何容易?一個制造業(yè)公司要把自己的工業(yè)能力放在海外,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太多了。國與國的關系、文化差異、稅收、匯率都令人千頭萬緒。光是“人”的問題,就足以讓企業(yè)焦頭爛額。
如果你也看過紀錄片《美國工廠》,想必會對美國工人和中國工人迥異的態(tài)度印象深刻——前者不理解為什么要有“列隊報數”這種管理方式,后者則習慣于嚴格管理,勤勞付出。
與此同時,“走出去”對于公司本身也有極高的要求。公司需要有完善的供應鏈,要在關鍵技術上有掌控力。這很難,可這就是時代給中國企業(yè)出的題,而且是一道“必答題”。
新的“大航?!睍r代到來了?!白叱鋈ァ睂碌奶剿鳌R慌袊髽I(yè)和企業(yè)家正在不懈努力,試圖為后來者留下寶貴的“航海圖”。
能夠“走出去”的企業(yè),是“中國名片”,稱得上“大國品牌”。從CCTV《大國品牌》的系列品牌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企業(yè)如何乘風破浪。
在這個系列中,《穿越海平線》呈現(xiàn)了TCL20余年的全球化經驗,遍布全球的產業(yè)布局。TCL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值得觀察的樣本。
1999年,TCL收購了香港陸氏集團在越南投資的彩電工廠,邁出TCL全球化第一步。
出海風浪大,TCL很快就“嗆了水”。當時的越南,當地消費者更熟悉索尼、三星等日韓品牌,對TCL毫無認知,TCL開局艱難。通過深入國際品牌不愿去的邊遠市場,經歷18個月的虧損,TCL最終才站穩(wěn)腳跟,兩年后躍居越南彩電市場第二。
1999年,TCL進軍越南市場,成立第一個海外分公司
第一場仗磨礪了TCL。中國入世后,TCL“走出去”的信念愈發(fā)強烈。李東生當時的態(tài)度是——“除非你只是愿意成為國際化企業(yè)的配角,成為國際化產業(yè)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不是我的目標,我希望把TCL品牌做到全世界。”
在不斷“走出去”的過程中,TCL駛入“全球化經營”的深水區(qū)——把產業(yè)鏈放在當地,在當地建工廠,做產品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目前,TCL在波蘭、墨西哥等地均有全球智能制造工廠,TCL華星海外工廠投產、TCL中環(huán)全球布局提速,共同推動TCL進一步全球化。
TCL的全球工廠布局
TCL的全球化經營帶來了許多增益。2019年,TCL重啟墨西哥MASA工廠,從無到有建起一個年產百萬大屏彩電的工廠。這么做的意義是,從墨西哥工廠生產下線的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入美國市場,公司也能降低物流成本。
2019年,TCL電視第一季度在北美市場的銷量超越三星成為第一。此后,TCL持續(xù)加大在墨西哥的投入,提升整機產能。一系列投入頗費周折,但TCL因此在全球化逆風中保住并擴大了市場,為未來打下基礎。
最近一兩年,TCL華星在印度建廠投產、TCL中環(huán)在中東建設制造基地,則是中國制造走出新路徑的范例。兩者共同實現(xiàn)了TCL從輸出產品到輸出工業(yè)能力的升級,這意味著公司從“微笑曲線”的底部向上攀升。
當企業(yè)有全球產業(yè)鏈,出口就可以被放大,在海外建工廠,不僅能促進海外的銷售增長,還帶動了大量裝備出口。李東生算過一筆賬,海外當地制造、當地銷售的模式,銷售100美元大概能帶動60美元的國內核心器件和材料的出口。雖然不像制成品出口一樣100美元都出自國內,但能有效規(guī)避各種壁壘。
這樣一來,制造業(yè)的整體蛋糕將得到擴大,從出口成品到出口核心元件的模式,也將帶動國內產業(yè)的轉型升級,推動高科技制造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成果當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單單在技術這一塊,TCL就經歷了艱苦的探索,巨大的投入,甚至有過“至暗時刻”。
2009年,李東生決定投建TCL華星。這個決定的背景是,TCL剛經歷完最艱難的時候,為了填補收購湯姆遜彩電的窟窿整整花了三年,而現(xiàn)在又要發(fā)起冒險,光是投資金額就超過200億,公司內外都有反對聲。
面板是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的產業(yè)。TCL想向上游延伸,挑戰(zhàn)極大,為此,李東生“兩三個月睡不好覺”,但他仍然堅持投建。
李東生的決心是感性也是理性的,當時的彩電市場經歷了從顯像管(CRT)向液晶(LCD)技術的轉型,而中國彩電“缺芯少屏”的狀況令李東生心有不甘。在他看來,“不掌握上游,永遠要仰人鼻息”。同時,在研究日韓的行業(yè)發(fā)展,結合中國的比較優(yōu)勢后,李東生也敏銳地認識到,TCL掌握面板核心技術是有可能的。
此后便是艱苦的投入過程,TCL華星從LCD技術突破,一路向OLED、Mini LED、Micro-LED等新技術發(fā)起攻堅。這讓TCL得以在上游面板掌握話語權,能夠從To C市場拓展至To B市場,從一家電子產品制造商,升級為有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yè)。
而技術突破和產業(yè)升級、全球化是相互支撐的。例如在2014年,TCL為了在美國市場站穩(wěn)腳跟,以較低價格接受了沃爾瑪“黑色星期五”電視促銷的一比大訂單,但最后反而多賺了。
這背后的邏輯是,依托上游技術和液晶面板制造能力,TCL電視在當年年初提前按低于市場價的水平向TCL華星預訂了一批面板,但時間到了當年年底 “黑五”期間,國際面板市場價下跌明顯,反而低于年初預訂的價格,而靠著年初和沃爾瑪談好的訂單,不僅TCL電視在美國打開了銷路,TCL華星也成功抵御了一次行業(yè)價格波動。這充分驗證了科技創(chuàng)新也對企業(yè)全球化競爭力有著巨大價值。
據公開資料顯示,TCL累計申請PCT國際專利數量近10萬件,在藍色量子點電致發(fā)光等領域已進入“無人區(qū)”。
TCL華星全球首款65" 8K柔性印刷折疊OLED TV
突破面板技術的同時,憑借TCL華星在精密制造方面的基礎,TCL還有了從半導體顯示向新能源光伏等泛半導體領域橫向拓展的底氣,公司因此有能力繼續(xù)向價值鏈的高處、向更多技術高地發(fā)起進軍。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從早期做加工貿易,建立越南分公司和工廠,到國際并購,再到在全球各地建立產業(yè)鏈和供應鏈,建立品牌銷售渠道和服務體系和研發(fā)體系,TCL已經在海上航行了數十年,從“淺?!瘪傁颉吧詈!保傁蛏儆腥诉M入的海域。
TCL是中國制造業(yè)想象力的縮影。它用實踐驗證了“走出去”的意義和可行性。“我們駕駛的是船,更是海”,是對TCL的主動性和勇氣最生動的總結。
“走出去”當然難,但絕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向未來,中國制造的船隊和船長們將擔負著他們的使命,用昂揚的姿態(tài),開啟全球化的全新圖景。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