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王新喜
小米近期在印度的密集裁員引發(fā)了業(yè)內的討論,小米裁員作為一種反制的手段,到底能不能逼迫印度政府重回談判桌,拿回那筆錢,也引發(fā)了一些業(yè)內的探討。一位小米印度員工在接受媒體時透露,目前公司員工數量已從1400人至1500人減少到約1000人。過去一周內公司就解雇了約30名員工,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有更多人被裁。
(相關資料圖)
很顯然,當下小米其實迫切希望與印度當局重啟談判,拿回那筆錢,盡管希望渺茫,但是小米還是想去爭取一下,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48億都不是小數目, 48億相當于小米在去年一年全球利潤的57%,相當于小米印度9年利潤總和的6倍。雷軍與小米背后的投資者都很難承受這個損失。
因此,這個裁員,可能就是小米試圖發(fā)起的一個逼宮的信號。根據印度執(zhí)法局的認定來看,小米的48億資金的轉移違反了印度1999年《外匯管理法》的相關規(guī)定,涉嫌逃避稅收和洗錢。小米印度公司對此予以否認,稱其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這些版權費用于印度版本產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很顯然,盡管小米一直強調這是誤會,將與印度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誤會。過去雖然有從印度手機把錢拿回來的先例,但小米復制不了,裁員也拿不回錢。
從印度手里拿回沒收的資產,全球只有一個先例,但小米復制不了
在過去的印度針對眾多跨國公司沒收與罰款案例中,幾乎沒有被印度罰沒的資產還能拿回去的先例,只有一個是例外。這個例外是英國的凱恩能源,2014年,印度依靠修改的追溯稅,對凱恩能源罰款34億美元。
2014年,印度沒收了凱恩能源在印度價值10億美元公司股份,15年再度罰款16億美元。凱恩能源反對無效之后,2020年,凱恩能源在海牙國際法庭要求印度賠償12億美元,外加利息,凱恩能源勝訴。
2021年5月,凱恩能源根據國際法庭裁決,向美國、英國、荷蘭、新加坡、加拿大在內的多個法院申請沒收印度政府海外資產,并在全球鎖定印度700多億美金資產。7月法國法院支持了凱恩能源的訴求,8月凱恩和印度政府達成和解退還全部繳納稅款。后來印度雖然退款了,但后來的一年,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也一直在繼續(xù)上訴。
凱恩能源這個做法對于那些想要拿回損失,但不想再在印度做下去的公司,是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簡單來說,凱恩能源作為一家英國公司,它獲得了很多國家的支持,并能夠讓當地法院沒收印度政府700多億海外資產,這個其實不容易做到,從這些國家來看,都是英國的友好國,因此都支持英國的這家公司,或許其背后也有英國政府的一些說服與動作,34億對比700多億,印度政府肯定拎得清輕重,馬上就退還了全部稅款。
可見要反制印度政府,還得直接用類似的資產沒收手段才行。凱恩能源這一招非常漂亮,但是基本上很難復制,因為要在國際法庭上打贏官司,還能讓這么多國家凍結印度政府的海外資產,這背后的操作是很復雜的,包括國際關系、利益游說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簡單來說,小米復制不了。尤其是小米如果在國際法庭與印度政府打官司,但是小米這么龐大的業(yè)務都扎根在印度,即便官司打贏了,也得罪了印度政府,未來也很難在印度長期經營下去了。
此外,從法律上來說,小米在印度的本土化布局與本土化深耕程度,已經是完全本土化的公司了,其印度股權結構基本上與國內業(yè)務已沒直接關系,無力求助于國內。簡單來說,小米其實沒有任何應對之法,印度要拿走這筆巨款,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
裁員也拿不回錢,小米低估了印度當局的貪婪與決心
總的來說,小米現在其實找不到出路的,裁員可能是小米找不到出路下的一種無聲的抗議與反制。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對于印度這樣一個人口快速增長的貧窮人口大國而言,就業(yè)始終是印度政府的頭等大事。小米或以裁員為籌碼作為反制手段,逼迫印度政府重視小米的正當權益,為談判贏得轉機。小米在印度有7座工廠,為印度貢獻了2萬多就業(yè)崗位?;蛟谛∶卓磥恚绻∶壮掷m(xù)裁員,很可能會引發(fā)印度政府的重視,那么印度當局可能就愿意再跟小米談談。
但是小米無疑是低估了印度當局的貪婪與決心。如果裁員有效,從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時間里,選擇關閉印度子公司或者辦事處的跨國公司高達2783家,很多公司都是被印度的天價罰款與沒收巨額資產之后,選擇了直接退出了印度,但印度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公司要退出,就退還罰款,更何況是裁員呢。
尤其是印度深知其當前處于其戰(zhàn)略機遇期,有人口紅利,大而不強,全球很多大國拉攏,很多跨國企業(yè)還是愿意投資印度,包括特斯拉、谷歌與亞馬遜都表態(tài)要繼續(xù)投資印度,這決定了全球輿論環(huán)境也會包容印度的胡來,它對各個大國威脅不大,但體量潛力很大,作為一顆戰(zhàn)略棋子,對很多國家來說,都很重要。
尤其是美國如今要扶持印度制造削弱中國制造的不可替代的價值與地位。那么在當前的國際環(huán)境下,雷軍或許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印度的打擊或許有些政治層面的傾向性,因為從未來印度的發(fā)展與傾向來看,印度的紅利可能不再屬于小米。因此,這段時間,可以想象雷軍很郁悶,這筆罰金也非常影響小米印度公司持續(xù)經營的樂觀心態(tài),這么大一筆資產被沒收,小米在印度的流動資金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非常打擊小米在印度的業(yè)務推進的積極性。裁員其實是小米找不到出路下的消極抗爭。
小米清晰的感受到了風險,因為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天價罰單以及要求印度籍人士擔任小米的首席執(zhí)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技術官等關鍵職位,可以看出印度當局愈加貪婪,這些制度變更都是印度當局一句話的事兒。
未來是否會通過股權資產、董事會成員的變更等關鍵人物的變更之后,變相將小米在印度的布局轉為一家印度公司。都很難說,因為如果印度這么做,小米也沒有任何反制辦法。
小米印度以后給高通支付專利版權費或有點麻煩,印度市場不值得
回到現實的問題,現在這筆罰單成立,小米以后在對外支付款項上,將面臨難題,因為小米的很多零部件都是向外采購的,尤其是向高通買芯片。
小米印度子公司聲稱支付的版稅是合法的商業(yè)行為,用于使用美國高通集團的標準關鍵專利(SEP),以及小米印度版智能手機中的知識產權。他們表示,這些技術對于在印度運營智能手機至關重要,否則將無法正常運行。
簡單來說,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如果無法通過跨境支付的手段向高通支付版稅與專利知識產權,那么小米在印度如何經營?高通等公司是否需要在印度成立一個分支機構,專門對接小米公司的付款?
如果這樣,高通肯定不樂意了,因為這樣,未來高通也有可能被牽連進去,面臨資產被罰沒的風險。簡單來說,這筆罰單成立,意味著小米在印度是越來越難了,小米需要思考,該怎么付給高通專利費的問題了。因為此前的操作已涉及違反了印度外匯管理法的相關條款。
所以,現在小米的現狀是非常艱難險的,小米很可能更傾向于且戰(zhàn)且退,走逐步收縮的路子。人口紅利變成了人口陷阱,這給小米們帶來的教訓足夠深刻,當前小米在印度陷入進退兩難的死局,裁員就是這種消極心態(tài)下的一種寫照,因為市場開拓的積極性已經被嚴重打擊了,以后在印度賺的錢,已經不能確定能否帶走,未來還將面臨什么,其實都是沒底的。
在當下,小米直覺上已經感知風險,考慮需要降低印度市場的重視程度與投入比例了?;蛟S,小米應該將海外大盤逐步轉移到其他國家,無論是東南亞、中東還是拉美、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市場,都還值得去爭取,但或許需要降低印度市場的投入比例了,因為看起來充滿誘惑與機遇的印度市場,或許并不值得。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