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連續(xù)有市民反映遭遇“防水補漏”套路:網上找來的師傅補個漏,要價近萬元費用,不付錢不走人。而高價補漏的結果卻是“越補越漏”,更有市民反映天花板都被鉆穿。
防水補漏套路,是由越修越壞和變相訛詐所組成的。與被討論許久的修空調騙錢套路本質上一樣,有的是故意修一半或以治標不治本方式做防水,讓客戶只能多次找補漏師傅“返工”,多次收錢;有的是利用“專業(yè)門檻”,以補漏材料的重量計費,再通過各種方式加大材料用量,達到天價收費的目的。例如,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對家在頂樓的業(yè)主來說,樓板層上還有空心隔熱層,有些補漏公司會故意打穿樓板層,將防水膠注入隔熱層,不論注膠多少進去都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如果按材料重量計費絕對是天價。
這些號稱專業(yè)補漏的師傅,補漏只是幌子,天價收費甚至訛詐才是主要目的,越補越漏是常態(tài),不想給錢他們就賴著不走?;宋逦粩档腻X,卻補不好漏的大有人在。
這不是什么新套路,但此次反映被騙市民的遭遇卻和以往不同,他們都是通過網絡下單,短視頻平臺是其中的重災區(qū)。這些所謂防水公司的團隊,基本上都是沒有實體地址甚至沒有進行工商登記的,資質欠缺,專業(yè)成疑,以往靠著線下張貼小廣告招攬生意,現在互聯網平臺給了他們鉆空子的機會,通過視頻鏈接,所謂“師傅”總會釣到有需求的個人。
問題在于,短視頻平臺不同于電商平臺,不會對發(fā)視頻者的專業(yè)資質有審核,售后跟進也不成系統,因此,對商戶行為的約束偏弱,用戶遭遇糾紛后大多數只能艱難地自行維權。例如,付了7000元補漏卻沒效果的李先生,向短視頻平臺投訴后,平臺客服表示會協調對方上門補修,記者幫忙投訴,平臺的回應也是已經敦促商家和消費者協商。
根據廣告法,作為廣告發(fā)布的平臺要承擔起審查監(jiān)管的義務,若廣告商明知存在虛假宣傳而坐視不理,市場監(jiān)管部門可沒收廣告費用并處以3倍至5倍的罰款。用戶是通過短視頻平臺遭遇糾紛,無論這樣的廣告在平臺是否合規(guī),平臺都不能置身事外。如“補漏”廣告不合規(guī),平臺應盡力封禁并對用戶作出提示;如果像爆料者一樣,短視頻平臺上的廣告看起來合規(guī),還鏈接著網店,平臺不僅需要對此類行為建立明確追溯方式及約束機制,還應當對服務提供者的資質和工商登記情況等作事前審查。
爆料者李先生所遭遇的“補漏幫”,經記者查證無實體經營地址,而商家始終沒有透露工商登記信息,他向平臺客服追問商家詳細信息,客服也一直未提供。如果說這是一家沒有相關資質的公司,平臺事前審核只要負起責任,李先生的遭遇就完全可以避免。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在短視頻平臺上鉆空子做虛假廣告甚至設置騙局的情況都有。既然是在平臺上看到了廣告并下單,那么,“補漏幫”的套路就不僅與消費者和師傅有關,更與平臺有關。對于這類消費者糾紛,平臺不可以第三方自居而置身事外,而應該積極介入,建立起一套機制來維護消費者權益。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