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尹財會班,我們一生的難忘!
龍之情編輯部 葉鷗
12月初的第一個周末,小尹財會班第四屆學生、寶應成功企業(yè)家、江蘇永一泵業(yè)董事長劉永付盛情邀請了部分當年的老師和各屆學生代表,在他花園式的工廠熱情接待師生一行,十幾個人愉快度過了一個非同尋常周末。
三排高大整齊的廠房里,工人忙碌,機器隆隆轟響。甬道兩邊高大的樹木是那么蒼翠蔥郁,白色的山茶花在瑟瑟冷風中昂首怒放。
一行人邊走邊談,走過一座別有情調的木橋,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棟西歐建筑風格的專家樓,樓前有一不大的水塘,主人依形據(jù)勢構建了水榭和亭臺,幾個人踱進去,水榭里設有品茶室,練歌室、彈琴房,KTV設備齊全。我當即想到,如果在水塘里栽種荷藕,到了夏季,那怡人的荷塘月色,田田荷葉,亭亭荷花,真是人間仙境啊!
晚餐后,十多人在餐廳旁的卡拉OK依次坐下。多才多藝的福建客人洪女士拋磚引玉,首先唱了一首流行歌曲。接著小尹財會班的師生鄭其國、殷廣才、魯衍達和瞿宏寬、楊華才、金桂宏、朱 學林、吳壽芬等人全都一亮歌喉,瀟灑走一回;泵廠的領導黃總和銷售部丁女士和廠部辦公室萬女士,都是能歌善舞性格活潑開朗的人,所以,小型的沙龍文化活動一直是熱情高漲。
一個老師為熱烈的場面所感動,即席朗誦了《小尹財會班,我們一生的難忘》散文詩,大家就這個話題,追憶當年的美好,暢想不久未來,感慨萬千。一致認為,都老大不小的年齡了,老同學應當多聚聚。提議由鄭校長牽頭,把各屆財會班的熱心公益事業(yè)有一定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召集人選好,然后由他們組織本班的學生。與會的財會班師生都對那個特殊年代的那段生活非常留念,表示把聯(lián)絡工作做好。當然,出于自愿,絕對不勉強。
遺憾的是何洪、朱正濤、朱峰、顏金文因為在外地或者有其他事情沒有能夠趕來聚會。
附散文詩:
小尹財會班,我們一生的難忘
有一群人讓我們終生難忘,
有一段時光常常叫人懷想,
她,揮之不去,
讓人魂牽夢縈;
她,如夢如幻,
讓人蕩氣回腸;
她,就是
——三年小尹財會班美好曼妙的學習和生活,
還有情深似海情如手足的同窗。
在《柳堡的故事》發(fā)生的地方,
有一個柳樹環(huán)抱的校園——
那就是寶應縣小尹財會班。
紅火九月的某一日,
我們同一天走進同一個課堂,
彼此認識,有緣成為同窗。
這是我們終身的難忘,
在這里,我們擁有了這一生的美好時光。
憶往昔滿眼蒼翠蔥綠的水鄉(xiāng),
留住記憶里校園生活是那么美好綿長。
三尺講臺敬業(yè)的老師,
傳道授業(yè)是那么語重心長。
垂柳環(huán)抱的綠茵操場,
一群年青人龍騰虎躍,
球在腳下翻來滾去騰挪跌宕。
還有記錄我們成長的《蓓蕾》報,
至今仿佛還嗅到油墨的芳香。
學校后勤整天忙碌的師傅們,
為師生準時備好可口的飯菜和熱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幾十年我們在社會各條戰(zhàn)線闖蕩。
盡管我們的事業(yè)不算太成功,
盡管我們的人生不算太輝煌,
但是我們對母校的懷念,
總是那么熾熱滾燙;
對高中三年同學的情誼,
還是那么真摯熱情奔放。
那段情懷,淳樸敦厚,
那段時光,曼妙輕盈,
這是我們終身的難忘,
在這里,
——我們擁有了這一生的美好時光。
寶應網(wǎng)絡電視臺 版權所有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