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街拍”幕后灰產鏈曝光 別打著藝術的旗號非法牟利
2022-01-10 11:04:45來源: 紅網

2022年1月8日下午一時,博主“呢辣nina”在微博上發(fā)布一條動態(tài),以視頻的形式向網友講述自己被街拍后,照片流入違法網站的遭遇,播放量已超一千萬次,引發(fā)網友熱烈討論。(1月8日 正觀新聞)

街拍,是一種源于時尚雜志需求與傳遞民間時尚元素的街頭文化活動。近年來社交媒體、短視頻軟件的不斷發(fā)展,街拍成為很多攝影愛好者所青睞的創(chuàng)作形式。但隨著街拍的愈加流行,拍攝內容也開始變了味,從一開始的關注被拍者衣服的細節(jié)、搭配和牌子,到后來越來越關注被拍者的容貌和身材,有的甚至將長焦鏡頭直接懟到被拍攝者的隱私部位。

很多街拍博主扛著長槍大炮,打著“時尚”“藝術”的旗幟,實際卻是想靠“美女”“性感”等標簽吸引流量,更有甚者,一如博主“呢辣nina”的遭遇,故意拍攝他人走光的瞬間,發(fā)至違法網站獲取利益。女孩的穿衣自由倒成了有心之人用于牟利的免費資源,如今部分街拍,已經成了明目張膽的偷拍。

穿衣自由不等于偷窺自由。除了一些以街拍為噱頭引流的街拍創(chuàng)作者,存在身材營銷、販賣焦慮等問題之外,部分街拍已經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對公民肖像權的使用和隱私權的保護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fā)表、復制、發(fā)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在流量經濟的影響下,街拍創(chuàng)作者帶著明顯的商業(yè)動機,未經本人同意就進行拍攝,甚至發(fā)至社交媒體和違法網站上,已經構成了對公民的侵權,甚至形成一條網絡營利的黑色產業(yè)鏈。

街拍的初衷是為了及時介紹各大秀場上的新裝發(fā)布和傳遞來自民間的流行信息,是為了藝術與美感,而今天卻成了違法犯罪的遮羞布。但對于這類行為,維權案例卻少之又少,即使獲勝,賠償的金額也很低。所以,平臺一定要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完善審核制度,加強懲罰措施,暢通舉報和投訴渠道。法律一定要提高違法犯罪的成本,給民眾提供便利的維權渠道。個人也要提高肖像權意識,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讓那些違法犯罪之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關鍵詞: 街拍灰產鏈 非法牟利 侵犯肖像權 違法網站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