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近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2005年至2019年間,地球熱量失衡,“困住”的熱量大約增加了一倍,導致海洋、空氣和陸地更加迅速地變暖。相關研究發(fā)表在最近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地球上生命能夠存在,取決于一種微妙的平衡: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使地球變暖;與此同時,部分陽光被反射回太空,確保地球不會過熱。但隨著人類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地球的能量已經失衡。溫室氣體阻止過多的能量輻射回太空,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這種失衡是“定義全球氣候變化狀況的最基本指標”。全球氣候變化的其他一切,包括地球變暖,都是能量輸入與輸出不匹配的“癥狀”。
利用衛(wèi)星數(shù)據,研究人員測量了地球的能量失衡,即地球吸收的能量與輻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間的差異。地球從太陽吸收的能量約為每平方米240瓦。在研究初期,即2005年,地球釋放的能量為239.5瓦/平方米,產生了大約0.5瓦的正不平衡;到2019年底,這一差距幾乎翻了一番,達到每平方米約1瓦。如果存在正不平衡,則意味著地球吸收的熱量比失去的更多——這是邁向全球變暖的第一步。其中,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熱量,約占90%。
該研究論文主要作者、NASA氣候科學家諾曼·勒布表示,熱量增加的幅度前所未有,地球變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
論文合著者之一、NOAA海洋學家格雷戈里·約翰遜說:“增加的能量相當于地球上每個人同時使用20個電茶壺。”
研究指出,將太陽能反射回太空的云層和海冰減少,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氣(在地球上捕獲更多熱量)的增加,都是造成這種失衡的因素。但研究人員表示,很難從氣候的周期性變化中區(qū)分出人類造成的變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因素。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