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家外出戴口罩屬于“剛需”,但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戴口罩頗有點憋悶燥熱的感覺,很多人希望能給口罩“降降溫”。為此,不少商家尤其是電商想出各種方法把口罩變“涼”,一些所謂的“清涼口罩”成為爆款。那么,“清涼口罩”真的能降溫嗎?最重要的防護功能有保障嗎?(4月27日《太原晚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出門戴口罩”成了人們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這不僅能預防和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叉感染,而且也能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擴散和蔓延。可以說,戴口罩是疫情防控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線”。
但眼下隨著天氣逐漸轉(zhuǎn)熱,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給口罩“降降溫”。于是, “清涼口罩”便在市場上應運而生。由于這款“清涼口罩”被商家冠以“國潮范兒、透氣爽兒”“輕薄透氣、告別悶熱”等廣告語,再加上一些漂亮的圖案,以及強調(diào) “輕薄、冰爽、防曬、透氣”等特性,因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據(jù)報道,所謂的“清涼口罩”大體分兩類:一是采用真絲、冰絲等透氣速干面料制成的布藝口罩;二是添加了薄荷因子的口罩。但事實上,這些“清涼口罩”其實就是在普通防護口罩的親膚層中加入了一些薄荷成分,剛戴上時有短暫的清涼感覺,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悶熱問題,而且所添加成分還可能造成皮膚或呼吸道不適。同時,這些“清涼口罩”大多是非醫(yī)用的普通防護口罩,而一些號稱添加了薄荷因子的口罩也沒有醫(yī)用口罩的“械準字”。這說明,“清涼口罩”雖有一時的“降溫”功能,但卻無長久的“防護”功效。
眾所周知,佩戴口罩的目的不是為了“清涼”,而是為了“防疫之需”“安全之需”。試想,如果佩戴這種無防護功效的“清涼口罩”,就極易給病毒留下“可乘之機”,這不僅不利于疫情防控,而且也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筆者以為,相關部門不妨對這種“清涼口罩”把把關。一方面,應對整個口罩生產(chǎn)行業(yè)的準入和產(chǎn)品質(zhì)量進行嚴格監(jiān)管把關,絕不能讓類似沒有“安全保障”的清涼口罩流入市場,既收割消費者的“智商稅”,又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應加大對市民佩戴口罩相關知識的普及力度,提醒消費者要購買并佩戴具有醫(yī)用功能的口罩,不要盲目購買“清涼口罩”,致使自身的防疫安全受到威脅。
同時,相關部門應組織力量及時對市面上銷售的各種清涼口罩進行嚴格檢驗,一旦發(fā)現(xiàn)無防護功效的清涼口罩要立即“叫停”,不妨通過“回收處理”“高額罰單”“取締經(jīng)營資格”等方式,遏制其泛濫銷售,切忌任憑廠家生產(chǎn)、商家銷售,給正常的口罩市場既“添堵”又“添亂”,而威脅市民生命健康安全,干擾疫情防控大局。
總之,一句話,“清涼口罩”別亂買,更別亂戴。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wǎng) |環(huán)球周刊網(wǎng) |新商報網(wǎng) |中國商界網(wǎng) |互聯(lián)快報網(wǎng) |萬能百科 |薄荷網(wǎng) |資訊_時尚網(wǎng) |連州財經(jīng)網(wǎng)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wǎng)河南 |網(wǎng)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wǎng) |勵普網(wǎng)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wǎng)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jīng)網(wǎng) |深圳熱線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咕嚕財經(jīng)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jīng)濟網(wǎng) |中原網(wǎng)視臺 |財經(jīng)產(chǎn)業(yè)網(wǎng) |全球經(jīng)濟網(wǎng) |消費導報網(wǎng) |外貿(mào)網(wǎng) |重播網(wǎng) |國際財經(jīng)網(wǎng) |星島中文網(wǎng)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wǎng)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wǎng) |佳人網(wǎng) |稅法網(wǎng) |法務網(wǎng)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wǎng)
中國資本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