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漲”勢不斷 業(yè)界分析未來新能源汽車降價可能
2022-03-24 14:10:57來源: 南方都市報

六連漲后的油價,已經大踏步進入9元時代。在普通燃油車車主驚呼開不起車的同時,新能源汽車企刮起的漲價潮也席卷而來。三月份以來,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再度漲價、數天內N次上調價格,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比起“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原材料價格暴漲,幾乎成為新一輪行業(yè)整體價格上調的直接推手。對此,有業(yè)界人士認為,漲價潮的背后,原材料價格超常規(guī)上漲,已經背離了正常供需關系,屬于非理性上漲。

“再次”漲價已成新能源車企常態(tài)

截至三月份中下旬,眾多新能源車企均發(fā)布了漲價公告。漲得最“頻繁”的無疑是特斯拉。從3月10日到17日,該品牌三次上調旗下車型價格。3月17日,特斯拉Model Y后輪驅動版基礎售價上調15060元至31.69萬元。此前,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xù)航、高性能版價格已經上調1.8萬-2萬元不等。五天時間內,這三款車型已經累計漲價2.8萬-3萬元不等。

3月份以來,漲價已經成為新能源車企的常態(tài)。

3月23日上午,理想汽車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稱,受上游原材料持續(xù)大幅上漲的影響,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車將會對理想ONE的售價進行調整,全國統(tǒng)一零售價格將由目前的338,000元上調至349,800元。

3月21日,思皓發(fā)布官方公告稱,思皓新能源將對旗下E10X花仙子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3千元。

歐拉汽車于3月19日晚間公告稱,將對2022款歐拉好貓(含GT版)全系車型價格進行調整,補貼后綜合指導價上調6000-7000元不等。同日,威馬汽車也“預告”將對在售車型價格進行調整,綜合補貼后售價上調幅度為7000元—2.6萬元不等。

3月18日,小鵬汽車宣布調價:P7車型漲價2萬,P5和G3系列漲價1萬。同一天,零跑汽車發(fā)布公告稱,零跑C11全系車型的補貼后售價進行了調整。漲價后,零跑C11性能版漲幅3萬元,尊享版漲幅3萬元,豪華版漲幅2萬元,上調價格后,零跑 C11 全系補貼后售價為15.98萬-19.98萬元。幾何汽車也在3月18日發(fā)布官方公告,將對旗下幾款在售車型幾何A Pro、幾何C、EX3售價上調3000-7000元不等。

3月17日,哪吒汽車宣布調價3000-5000元不等。這一天,奇瑞新能源也針對部分車型進行3000-4100元的價格上調,主要車型是奇瑞小螞蟻和QQ冰淇淋等。據了解,奇瑞QQ冰淇淋入門版布丁款并未漲價,甜筒款和圣代款漲價3100元。

3月15日,比亞迪官方微博發(fā)布《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多款車型漲價3000-6000元不等,自上次漲價不到兩個月。漲價6000元的車型有宋PLUS EV、秦PLUS EV、元PLUS EV、元Pro、海豚、e2。

3月4日,廣汽埃安發(fā)布公告稱,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等相關車型的官方指導價漲價4000-10000元不等。其中,廣汽埃安AION Y全系上漲10000元,AION S Plus全系上漲4000元,AION V Plus上漲5000元(除快充版和90版本),而AION LX Plus并未受到上漲消息。

相比之下,蔚來表示短期內沒有漲價的打算,該品牌稱“價格穩(wěn)定對用戶利益對市場都有好處”。

原材料漲價,有借機炒作之嫌?

對于今年年初以來的漲價,人們普遍認可“補貼退坡”這個原因。早在2020年4月,四部委聯合發(fā)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原則上2020年至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由于早有明文規(guī)定,新能源車企對此也有所準備。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也使年初的國家補貼退坡,并未引發(fā)大范圍的漲價。相比之下,3月份的一波漲價潮洶涌而來,影響更加明顯。至今,幾乎所有新能源車企都宣布了漲價決定,原因均為“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xù)大幅上漲”。

針對原材料漲價熱潮,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相關負責人明確指出,這固然有旺盛的市場需求,也有國際突發(fā)政治事件因素,引發(fā)上游重要原材料價格產生價格波動,但背后仍然有經濟因素驅動。本輪原材料價格超常規(guī)上漲,背離了正常供需關系,屬于非理性上漲。也可能是某些資本力量在助推,借機進行人為炒作。這種哄抬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的做法,對處于前進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破壞性極大。建議國家盡快促進上游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上下游供需對接以及保障中長期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認為, 比起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目前更容易受到成本牽制,價格體系仍不成熟。今年以來,新能源車的漲價行動相對比較集中在1-2月初,主要的漲價也是因為新能源車補貼的退坡5000元左右的調整,導致車企的成本壓力相對較大。因此,部分企業(yè)采取了調高車價來彌補補貼的降低的影響。

總體來看,一月份的漲價幅度相對較小,總體在5000元左右的水平,這與補貼退坡的幅度基本接近。而個別企業(yè)漲價幅度相對較高,主要也是考慮到補貼退坡和自身的一個產品對應調整的影響。尤其是特斯拉等企業(yè)考慮不依賴補貼的市場化增量。在1-2月初,大部分企業(yè)還是考慮通過自身的內部操作和前期的一些成本降低來化解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并希望這種新能源車銷售良好的勢頭得以延續(xù),因此春節(jié)前企業(yè)漲價的行為相對理性。

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鋰、鈷、鎳都出現較大幅度漲價。3月17日電池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48萬元/噸至52.2萬元/噸,而在2021年初碳酸鋰價格僅為5萬元/噸。與此同時,鈷價也從去年初不到30萬元/噸上漲至56.8萬元/噸,漲了近一倍,導致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成本每度上漲200元左右,帶來50度電的車型電池上漲近萬元。

此外,受個別企業(yè)過度自信的鎳礦做空影響,鎳價格也出現猛漲現象。僅硫酸鎳的價格變化,就使得三元材料價格每噸上漲16萬元至25萬元。相應地,三元鋰電池每千瓦時價格上漲31元至47元。以70千瓦時的電動車為例,一輛電動車近期的電池成本上漲幅度達2000元至3300元不等。

今年以來,由于原材料漲價導致動力電池價格上漲的速度大大出乎業(yè)內預期,此前很多車企與電池供應商的年度供貨協議價鎖定較低,車企壓力并不突出,但是部分電池企業(yè)今年改變了價格談判規(guī)則,價格每季度談定,并有價格開口,因此在動力電池漲價后,簽訂新訂單的車企壓力非常大,只能通過漲價來緩解成本壓力。

崔東樹覺得,雖然1月春節(jié)前新能源車價格已經有一輪上漲,但1-2月車市走勢基本符合預期。在油價高企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的性價比再次得到明顯提升。而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較強,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小幅價格上調,并不會明顯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

關鍵詞: 新產業(yè)車企漲價 補貼退坡影響 原材料漲價 蔚來暫無漲價打算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