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家長愈發(fā)依賴“手機帶娃” 當心孩子深陷虛擬世界遭遇詐騙陷阱
2022-02-21 09:42:39來源: 紅網

今年寒假期間,廣西地區(qū)發(fā)生多起家長因“手機帶娃”造成財產損失的案件,引發(fā)媒體關注。一些年輕家長為了讓“神獸”安靜片刻,便把手機交給孩子,任由其在一旁玩游戲、看動畫片、刷視頻等。不經意間,被網絡詐騙分子騙走不菲金錢后,遭對方拉黑,損失8千元至6萬元不等,家長們追悔莫及。(2月19日 東方網)

案情并不復雜。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玩手機打游戲時,經不住詐騙分子“低價購買游戲裝備”“交易游戲賬號”“掃描二維碼送游戲皮膚”等誘惑,加上掌握家長手機支付密碼或開通免密支付功能,進而上當受騙。

“手機帶娃”已成普遍現(xiàn)象?,F(xiàn)實中,每當孩子哭鬧不停、不安心吃飯、糾纏大人時,許多家長會習慣性丟一部手機給孩子,孩子便立馬安靜下來,神情專注玩手機。不少孩子因此養(yǎng)成嚴重“手機依賴癥”,長此以往,被網絡詐騙不足為奇。

其實,“手機帶娃”的風險,遠不止財產損失那么簡單。更值得家長們關注的,是對身體的危害。孩子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很容易得患上近視眼,特別是晚上玩手機,會讓孩子處于一個持續(xù)興奮狀態(tài),導致難以入睡,造成睡眠不足或質量不高。

其次是對專注力的危害。過度沉迷于玩游戲、刷視頻的孩子還存在專注力不足的問題,這些孩子放下手機會神情迷離,難以專注完成其他事情,上課時會經常走神。

另外,還會增加早熟現(xiàn)象。有關研究表明,導致孩子早熟的罪魁禍首就是電子產品。孩子在玩手機時,難免潛移默化地攝入一些與其年齡所不符的信息,導致孩子表現(xiàn)早熟。同時,也會增大抑郁癥概率。孩子長期玩手機會隔絕或減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有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孩子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高,患上抑郁癥的幾率也遠高于一般孩子。

有外媒曾報道,設計了全球頂尖科技產品的美國硅谷精英們,一致反對自己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蘋果電腦之父喬布斯,規(guī)定自家孩子16歲才可以用手機上網;比爾·蓋茨,禁止孩子在14歲前使用手機,并限制孩子上床前看電子屏幕的時間。這些精英人士的做法引人思考,值得借鑒。

“手機帶娃”或許能讓家長輕松片刻,但手機決不可能成為稱職保姆,更不可能承擔起孩子監(jiān)護人的職責。為人父母者以身作則,能放下手機,放下電腦,多一些陪伴、交流,方為帶娃上策。

關鍵詞: 手機帶娃行為 深陷虛擬世界 網絡詐騙分子 過度使用手機危害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qū)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